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资料 > 考研数学 > 数学复习

关于考研数学线性代数的思考

时间: 2023-03-17 13:03 来源: 考研小编
  算是对这三年数学学习的一点总结,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让自己的岁月留下痕迹。若有幸帮到大家,让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路上少走弯路,那也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值得一直做下去。

算是对这三年数学学习的一点总结,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让自己的岁月留下痕迹。若有幸帮到大家,让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路上少走弯路,那也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值得一直做下去;

对题目进行的两种划分:一般型和技巧型

一般型:顾名思义,此类题目不需要技巧,只需要我们对基本知识有个清晰的认识和平时扎实的训练,此类题目是考研的大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把这些题目攻克,考研数学成绩绝不会拉后腿。当然,想把这类题目熟练掌握也绝非易事,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做大量的练习以及及时的归纳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归纳总结又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要求我们会区分题目:到底是因为这个题目有独特的技巧还是因为我基本功不扎实而做错?如果是因为题目有独特的技巧而做错,我们可以将其暂置一边;但若是因为自己基本功不扎实,那么我们就要努力了,这正是我们复习必须要攻克的题目。对于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一般型的题目,我个人有一个检验标准:此类题目是否在自己脑中形成了一个程序化的解题框架,当再次遇到此类题目时,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一步步解出正确答案;

技巧型:此类题目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解题技巧,每个题目都不同,所以此类题目我们会做了也就是会背了,此类题目前期不应该花费我们过多精力,而且此类题目在考研中的地位也是微乎其微,大多年份考研真题就没有技巧型题目,因而并不影响我们考上自己的目标院校;

针对应试高分的一点私货

在应试方面,我个人偏向于使用做题思路框架解题,此处的做题思路框架是指:当见到一类题目时,脑海中就已经知道此类题目的常用思路,其建立在大量的题目练习与总结之上,它能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题目以及果断放弃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我自己的复习过程大致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吸收:

刷全书,我用的是《李正元复习全书》+《李永乐线代讲义》,这一遍是精做,目的是扫清各种考点和题型,并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标记;

刷错题,此步是为了将全书中所有内容掌握,为下一步打下基础;

归纳题型和做题思路框架,目的是对每章节题目有个宏观上的把控;

选取高质量习题(我用的是660)检验和完善做题思路框架;

真题试练,在此过程中尽量按照考研的要求来做,练习真题时就以上述几个步骤所得的做题思路框架为依据,但此时并不把所有真题刷完,留下5套供考前几天仿真训练;

做高质量模拟卷(历年合工大+李正元400),仍旧以上述所得的做题思路框架为依据;

回归错题,利用做题思路框架解决错题,此时的做题思路框架应该已经比较完善了;

真题模拟训练,仍旧以做题思路框架为依据,此时的框架应该能在所有的真题中保证取得140+了,但前提是不能出现计算错误;

没有大量的题目练习,再好的学习方法也没用

结合我自身的学习经历,私以为数学考试想取得高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足量的题目练习和题目的归纳总结,二者缺一不可;

足量的题目练习:这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目的是理解各种考点和常考题型,这是数学的根基,如果不能清晰地了解各种知识点,那么后期根本得不到质的升华;

题目的归纳总结:将上一步训练所得的根基进行分类归纳,将题目进行划分,并且以“一般型”题目为主,然后在宏观视角构建各种题目的解题框架,并且注意在以后的题目练习中使用这种框架,为的是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框架,增强框架的涵盖性;

保持对数学的敬畏之心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尽管我一直在追求一个完美的“通法框架”,但事实证明并不存在这样的框架,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取得高分,我们只要无限接近这个理想中的完美的“通法框架”就足够了,我们的目的是高分而不是完美的“通法框架”。当我们做透了历年真题之后,会发现我们所谓的不那么完美的“通法框架”已经足够帮助我们取得高分了,但是有一点大家也要明确,这些框架都是自己平时做题总结的产物,所以这些框架肯定会因人而异,甚至这也意味着这些框架可能存在一些漏洞,但正是这些漏洞给我提供了不断完善这些框架的机会和动力,同时大家也不能过度依赖这些框架,因为框架的形成核心是思考,过度依赖框架反而会让自己解题变得僵硬,只有灵活地将做题和框架进行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量”向“质”的转变,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关于线性代数的几点个人思考

一个由“线性方程组”引发的“惨案”

线性方程组是线性代数的核心,整个线性代数的内容都是围绕线性方程组来展开的,理解了线性方程组也就抓住了线代这门课的“根”,但是,想要理解线性方程组,在我看来,至少需要以下2个维度:

第一层维度——方程组视角 这层视角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教材从一开始就引入了线性方程组概念,只不过线代教材将线性方程组用其特有的符号即矩阵和向量进行了表达,但其本质还是线性方程组,之所以这样去理解矩阵和向量,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在感性上比较容易接受,从而对矩阵的变换和秩会产生较深刻的感性层面的理解,比如说矩阵的行变换过程对应着解线性方程组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去除无效方程而只留下有效方程的过程。再比如说,矩阵的秩就是有效方程的个数,是矩阵变换之后留下的最根本的独立的东西,将其与线性方程组所包含的未知数的个数进行做差即可得到自由未知数个数,当然此处有个重要原则,不过大家应该比较容易理解:n个未知数必须有n个独立的方程才能解出来,而独立的方程个数就是有效方程的个数,所以秩对于线性代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学过《国际金融》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个原则的一个具体运用就是丁伯根法则,虽然学科不同,但是蕴含的真理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真理的魅力!

第二层维度——向量视角 该层视角是从第一层视角推理出来的,虽然是推理出来的,但是却有其独特的规则,就好比衍生品是由基础资产衍生而出,但是却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脱离基础资产进行投机炒作,乃至催生巨大泡沫。既然是推理,那么我们就先从最基本的开始,也就是从线性方程组开始,然后再抽象出一般的通用的原理。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程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