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资料 > 考研政治 > 政治大纲

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全面解析在这里

时间: 2023-05-07 22:06 来源: 考研小编
  此考点涉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这一考点,我们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马原--“人与自然”解读

一、考点链接: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拓展和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相关解读

1.此考点涉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这一考点,我们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管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2.此考点与毛中特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结合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马原--实践的基本结构

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马原部分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科学的实践观中新增加了实践的基本结构。虽然2018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中将2017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改为“科学的实践观”,其实除了新增加“实践的基本结构”内容外,其他内容无实质性变化。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作用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018大纲解析中首先对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的定义进行介绍,同学们除了知道它们的区别之外,还应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同学们在复习实践相关知识点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认识一起复习。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此外,更好地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也应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毛中特--加强和规范党内生活

一、单选题和多选题:大家要注意题干的设问,要先明确问的是什么再进行作答,避免答非所问。具体知识点相对零碎,为大家整理如下,便于记忆和理解。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1)根本遵循是党章;

2)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3)首要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

4)重要目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5)重要内容是纪律严明;

6)根本要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重要制度保障是民主集中制;

8)重要基础是党内民主;

9)组织保障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10)重要任务是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

二、分析题:“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新增的考点,也有命制分析题的可能,并且可以和同样是新增考点的“加强党内监督”结合起来一起考查。基于此,考生们要从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整体出发,掌握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论述。纵使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千变万化,我们也将从容应对。

 

毛中特--加强党内监督

一、核心考点

1.加强党内监督必要性:党内监督是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党只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看待和把握党内监督问题,努力破解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的难题,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跳出执政兴衰“历史周期律”,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2.意义:(1)加强党内监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强化党内监督,就是要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以党内监督引领和带动国家监察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促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得益彰,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

2)加强党内监督是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现实需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必须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内监督。

二、复习方法

1.逐步理解记忆考点。加强党内监督是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新增的考点,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点。同学在复习时,可以分步骤记忆这些考点,如采取框架学习法理解记忆。如这个考点,可以从必要性、意义两个角度记忆。

2.做习题掌握考点。通过做习题巩固考点,是同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只有做必要的真题、模拟题,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考点。在这里需要同学的是,在做题时遇到不会做的习题,即易错题,一定要用标注出来,重点理解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掌握考点。

 

毛中特--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新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些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反复强调的内容,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要义之一,所以,这些考点会是考试的重点。

一、核心考点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2.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

二、出题特点

1.出选择题和分析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材料分析题。出单选题或多选题可以结合时政热点出题,出分析题可以结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综合出题。

2.出题灵活。针对出题灵活的特点,需要同学灵活掌握解题方法。当然,我们首先应牢牢掌握讲义的考点,这是做好习题的前提。其次,需要做些模拟题、真题巩固这些考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掌握考点,取得好成绩。

 

毛中特--扶贫攻坚

一、从作用来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二、从现状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经过长期持续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6年底,全国仍有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不少群众贫困程度还很深,帮助这些群众摆脱贫困绝非易事。脱贫攻坚工程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三、从措施来看,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总书记指出:“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谁来扶”的问题,“怎么扶”的问题、“如何退”这四大问题。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史纲--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核心考点

1.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地缘博弈多线推进,热点问题交替升温,恐怖势力扩散蔓延。英国脱欧惊动世界,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明显抬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合作共赢旗帜,引领开放变革潮流,带领我们在世界形势乱局中维护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体系变局中提升我国的地位影响和制度性权利,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壮丽篇章。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

2.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为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行动规划。我们围绕适应和引导经济全球化、开创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等重大问题积极阐释中国理念,提出中国方案,采取中国行动,显著增强了我国全球治理话语权和国际规则制定权。

3.我们应引导三大方向。一是大国关系发展方向,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大国关系平稳发展并开辟新的合作前景,全方位推进高水平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周边环境演变方向,加强同东盟国家友好合作,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积极探寻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可行路径,建设性参与阿富汗和平和解,全面发展同南亚各国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同中亚国家关系迈上新台阶。三是全球治理变革方向,巩固联合国在世界和平与安全事务中的核心地位。

二、应试技巧

1.掌握考点。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增点,非常重要。这个考点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结合形势与政策出材料分析题。同学在复习时,首先应掌握考点,这是前提和关键。我们结合国际国内时政综合理解记忆考点,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掌握这个考点。

2.灵活运用。考点掌握了,还需要活学活用。这里的运用指的是能够又快又好的做习题,这是同学学习最终要的结果。同学在做模拟题、真题时,需要重点关注易错点,对这些难点回到讲义上做重点分析,这是突破难点、取得高分的关键一环。

 

当代部分--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中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以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正在变成现实。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理念、目标任务、机制行动,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很多误解。

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2016年6月起,中欧班列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深蓝色的集装箱格外醒目,品牌标志以红、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习近平主席在高峰合作论坛中的讲话围绕“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系统总结了四年来在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沟通、民心相通促进等几个领域的成果,并指出我们应以和平合作、互学互见、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与沿线参与国家开展多方面、深层次合作交流,为“一带一路”描绘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的美好愿景。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果显著,有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实现全球化再平衡,有利于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为21世纪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带来新理念、新精神。

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一定要加强对“一带一路”知识点的重视,此考点在2018考研政治真题中被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及材料分析题的可能性极大,同学们一定不要在此考点上失分。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程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