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资料 > 考研管综 > 管综复习

考研管理类联考经验分享

时间: 2023-05-19 21:25 来源: 考研小编
  既然选择要考研,那就必须挑最适合自己的考法和题目,因为这样才能让你更容易上岸。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科目,感兴趣的专业,所以挑选适合自己的考试内容尤为重要。

1.个人情况和考研契机

情况:如上,我本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双非,大学四年也非常平庸,没有科研,没有竞赛,没有社团,成绩平平,自己也不会主动去做那些能提升自我的事(其他证书,参加活动),最多就有几段实习经历,天天无所事事,就想着赶紧毕业工作。

算运气比较好,毕业后拿到了一个本专业还不错的offer,工作了差不多半年,结果疫情爆发,直接就完全待业在家,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该何去何从。可惜,在我看来,已经算比较晚了。

契机:选择辞职考研原因有二,一是我工作并不开心,感觉没有积累实用的工作经验,而且疫情对我所在的行业冲击过大,直接导致我待业在家,处于领“低保”状态。二是和曾经的高中同学一聚会,发现十个里面有八个都已是研究生在读,剩下两个在工作中也能混得风生水起,回看自己感觉就是天天摸鱼混日子,落差感和同辈压力油然而生。我觉得丧失掉学习能力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所以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毅然选择去考研。

对于考研这个事吧,我认为只要你有机会,有条件,并且自己想去考,那就去考吧。在25岁之前(选择全日制),都不算晚。

2.关于管理类联考

既然选择要考研,那就必须挑最适合自己的考法和题目,因为这样才能让你更容易上岸。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科目,感兴趣的专业,所以挑选适合自己的考试内容尤为重要

管理类联考是考研中很特殊的一门课,类似于高考的文综和理综,是由三门独立的科目拼接在一起进行统一考核,在三个小时内完成初等数学(25道选择题),逻辑(30道选择题),作文(一篇论说文+一篇论证文)。

管理类联考可以算是初试基数最大的考研科目,因为本身就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还有些无良机构号称“最简单考研”,每年都会吸引大批考生。关于全日制和的非全日制的区别,可以把全日制看作一块敲门砖,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对于未来就业很有帮助,含金量较高,应届生的首选;而非全日制更多像是一块垫脚石,能够帮助在职的企业和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镀镀金,学习一些实用的管理技能。

为什么很多人说管综不难,因为单从题目的难度来看,确实不算难,备考过程和周期也相对较短。为什么更多人会说管综很难,因为时间紧,题量大,要求思维的灵活性较高;选择管综的人很多,基数大,竞争激烈,几乎每一个以管综为初试的专业都会是数以百计起的报考人数,分数线也跟着水涨船高。

我不会建议你去考管理类联考,这已经是考研里内卷极其严重的一门专业了。现在的管综全日制几乎没有“上国家线就能有学上”的学校了,“性价比”不高,你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依然很有可能只会收获一个很普通的成绩。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科目,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管综三门课三个小时的考试中,任何一道选择题的卡壳都可能影响后面的发挥,导致最后的成绩无法达到预期。而且就两科,上午管综,下午英语二,一天就考完了,很快,但容错率也非常低。多错一道选择题,都可能是上线与不上线,录取与不录取的差距。

所以,在决定是否要选择管理类联考之前,最好先去找一份早年的真题来看一看,看自己对这种题型和考核方式是否适应,审视一下自己对时间安排,难题取舍,技巧解题等能力的擅长程度。它本质上是一个考查思维灵活性的考试,而非知识掌握度,和我们之前所经历的考试都有所不同,多搜集一些相关信息和资料,想清楚自己是否能够掌握这种考试,并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3.学习材料和时间安排

如果你决定了选择管理类联考,那么第一步打基础非常重要。我的初试备考周期是从四月初开始的,算下来一共是九个月,拖得有点长,到后期我也实实在在感受到有些浮躁、心烦了,心态也有些不稳。所以我建议的话,备考周期在7个月是较为合理和充实的(大概平均每天8小时学习时间),前提是中途不能懈怠或停顿。如果像我一样(平均每天6小时),比较散漫且容易偷懒,学习容易分心,那越早开始越好;而如果你非常自律(平均每天10小时),能够严格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执行,那么其实5个多月也绰绰有余了。

学习计划这东西因人而异,各位最好是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我只能提出一点建议,以下我会按照7个月的学习周期来制定一个粗略的时间安排:最开始6、7月打基础(数学、逻辑、英语);然后8月就拿来刷题(数学、逻辑);而后9、10开始学习作文+刷真题;11月其继续刷真题和一些模拟题;最后一个月看笔记、错题、调整心态。

首先是数学,25道题、75分,主要由初中数学和部分高中数学组成,可能大部分人都和我差不多,几乎已经将之前的初高中数学都忘完了。不过不用担心自己基础差,我高考语数外三科均是100+的分数(理科),大学还选了一个偏文科的专业,就大一大二学了些很基础的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大三大四基本都没有碰过数学。管综可能有一半考生都是跨专业,所以真的不用担心数学基础差,起点低啥的,我们绝大部分人是一样的,都是重新开始。

数学基础部分我用的是陈剑的机工版数学分册和数学高分指南。很多人认为陈剑商业化气息严重,但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外在因素,教辅材料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不是适合自己。只要你看一本书,能够看懂知识点,能够学懂解题思路,那就够了,如果学不懂那就再换一个老师试试,总会找的能够让自己学明白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是重新唤起之前的数学记忆,给自己一个印象:大概知道会考哪些部分和内容。因为我自认为基础偏弱,所以我先刷的数学分册。那会儿刚开始准备考研,学习热情高涨,不到一周就刷完了一整本。我是先只看书,只有在遇到自己不会的题或者不太明白的知识点的时候,再去看看配套的网课。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彻底的夯实基础,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点。我是刷了两遍数学高分指南,这本书相对于分册来说会更详细,题目的深度也会有加强,肯定会有一些第一次刷完全不会做的题,不用急躁,这很正常。多看几遍解析,记到错题本上,反复的进行复盘和思考,肯定都能掌握。这个阶段可以去看网课,我是以章节为单位,自己先做完一遍,再去看网课,陈剑的语速很慢,我都是二倍速观看,节省时间。整本书过都过完了再直接拉通快速过第二遍,更能加深印象。

然后是逻辑,逻辑不同于数学,对于考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科目,30道题、60分,大家都是从零起步,所以在基础阶段最好要选择一个老师一直跟着,从教材到网课都全部用他的,保证学习效率,听不懂的内容一定要多听几遍,书也至少过两次,一定要保证自己能把基本的概念给学明白

逻辑的三种题型:形式、推理、论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考查目的:形式逻辑考验的是结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考验的是推理演绎能力,论证逻辑考验的是筛选定位能力。每一种题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逻辑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的简化解题思路,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地解出题目。在基础阶段,不要过多的花时间在钻研难题和生僻题上,尽量去学会各种题型所对应的解题思路和步骤;且先不用太看重做题时间,能够看题想好思路就可以了。这一步要反复训练,才能熟能生巧。因为逻辑的题型固定,只要掌握了思路,逻辑真的很简单。我是用的赵鑫全的逻辑精点,在开始阶段认真地听了所有的基础课程,而且我本人也一直比较喜欢逻辑推理方面的题和书,所以对逻辑的目标一直就是全对,最后考试应该是错了一个。

英语的话,英语二真的不难,我六级裸考400左右的水平,到最后也有82分,我能做到你也可以。我觉得英语二最重要的就是背单词,翻来覆去地背,就背考纲单词,从你开始决定要考研的那一天一直背到你上考场的那一天,背到拿真题阅读可以直接将全文翻译个七七八八,你的英语成绩就不可能会差了。

关于英语,在基础阶段,首要任务就是背单词,每天都背,用单词书和在app上背都可以。单词书也不用迷信哪个老师的,目的纯粹一点,就是买来背单词的书罢了。背单词不要去听网课,挺浪费时间,用处真的不大。一开始可以量少点,比如每天背50个,后面进入状态了再慢慢往上加,但是一定要每天都背!只要能做到看见单词就能反应出词义,英语二就已经保底6、70了。还有就是如果你跟我一样,基础较差,感觉英语还没有形成规范化学习的(就是英语普基础语法都还没完全搞清楚的),可以去买一本刘晓燕老师的不就是语法和长难句嘛,看看她的网课,学起来比较通俗易懂,可作为入门首选。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背单词,自己要过一到两遍,多默写,就练习英译汉,能记多少词义就尽量记多少词义,单词这一关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作文也算是全新的科目,两篇作文,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600字,一篇论说文35分、700字。作文不用开始的太早,九月份开始正好,所以作文主要放到后面来讲。前期可以买某争议王姓老师的写作分册先看着,大概对管综作文有一个初步理解。

4.关于报班和刷题

很多同学不知道是否需要报一个班(线下全程培训班)跟着,这里我的观点是:大部分人都不需要。首先,考研本就是一个考验自主学习能力和锻炼信息搜集能力的过程,报了培训班很容易会弱化你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其次,辅导机构的授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名师都只会在一个学科中出众(想吐槽一句某号称管综三科门门精通的老师,但凡心里有点数都不敢搁这儿吹牛B),术业有专攻这句话真不是骗人的;最后,基本上所有的机构都只会告诉你今年他们有哪些高分,却从来不提各种班的实际的录取率是多少,还有多少人报了班却并没有一次性上岸的。所以总的来说,考研线下班并不会在你的备考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也确实有部分同学自知自律性极差、或者就是希望能够有人完全引导,那么毫无疑问,培训班在约束你学习的方面还是会有一定的效果。

8月份进入刷题阶段,这个时候应该刚刚完成各科的基础学习(除作文),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刷题既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印象,也能够帮助我们筛选出一些在基础阶段没有学过的特殊知识点。但是最好这个阶段不要直接用真题,真题极其宝贵,不要单纯地抱着刷题的想法去将真题轻易地“刷掉”,我是第一次做真题就尽量在模拟考场的情况下进行,比如管综就安排在上午,花三个小时一气呵成,英语也是,这样能保证将真题的利用效益达到最高。当然这不太容易,如果你的管综和英语作文起步较晚,那么就先去做真题中的选择题,但一定要限时和尽量去模拟在考场上的感觉。

市面上的刷题书也很多,都可以用,反正就是拿来每天做题就好,最好是那种不单独划分每个章节,直接就是综合的以套题呈现的那种,并且做的时候要限时,比如鑫全的1000题,一共就是28套逻辑题,每套题限时一个小时以内,做下来对做逻辑题思路的训练很有帮助。还有就是不用因为一两篇可能错的比较多而气馁,错的多很正常,千题是会比真题难一些,像我做过几篇错7、8个的,也做过几篇全对的,平均下来也是一篇错五个的样子。做题不是目的,能够锻炼做题思维和效率才是

5.真题使用及模考

6、7、8月已过,备考进程将要过半。进入9月,直接放下所有的刷题册,将写作学习和真题模考提上日程。

先说写作(写作如果你还没开始这部分可以不看,可能会看不太懂),管综的写作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科目,其中一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不难,多分析分析,多看看给的材料,学会去“找茬”,并且能够用专业的文字技巧将需要修正之处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由技巧可循的,反正一共就四个需要反驳之处,找出正确的点就已经成功了90%。

关键是论说文,由于考纲上对论说文的要求只有寥寥数句,所以现市面上每个教写作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正所谓文无定法,很难说哪种风格会更好。但是在我看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结构型,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些较为固定的模板,使其能够通过将题目分类的方式来格式化地完成作文,行文中多采用举例的方式来对观点加以证明,学习起来会较为容易,能够快速地开始习作。市面大部分的写作老师都是这样教的,因为这样一是能让学生觉得简单易懂,很快就能下笔,二是反正就让学生练习写模板就是了,大家都轻松,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写作类型的一个较大的风险就是分数很可能会有上限,且很可能阅卷老师见多了这种模板作文,给出较低的分数;而另一种是分析型,某位富有争议的老师就是教的这个类型,主要教给学生论说文的行文思路,每一段该写什么,怎么写,但不会直接让学生照着写。这种方式难度较大,不会很轻易地就可以下笔,需要经过对范文不断地总结和推敲,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和沉淀之后才能开始上手,没有固定的模板。且其提倡尽可能少的去使用事例,多用分析和论说的话术来进行写作。优点在于只要掌握了就更容易拿高分,行文也会更加流畅,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缺点也很明显,难上手,而且还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依旧无处下笔,这对考生的写作素养也会要求较高。

这两种类型的写作风格都各有各的好处,都先听听再决定主学哪一种会比较好。我是以分析型入门的,多次写作后总结了适合自己的“模板”,这样既能够在考试时节省时间,有能保证行文通畅连贯。

英语作文如果你像我一样,完全不会写,那就用模板吧哈哈。不过也要多看几种,然后总结出自己的模板哈,不要拿着别人给的直接就硬套。小作文就那12种信件,网上都有,总结出来天天背就好;大作文的话主要可以分为动态图和静态图,找那种结构模板然后试试能不能套用,能就直接背。用模板的坏处就是想要很高的分一般没啥机会了,不过对于我这种作文学渣来说,能拿个及格分也就够了,好处就是方便,不用花太多功夫,反正背完了直接用就行。

学完作文的基础内容就可以开始正式用历年真题来进行模考了,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作文和英语,这两个科目我觉得完全用真题就好,含金量最高,也是最具有参考性的,部分那些机构的模拟套题都非要整点晦涩难懂的题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在后期学习中挺搞心态的。英语二做完了可以做做英语一,不过二者考法和难度都有一定的出入,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在英语一上,。管综写作一定要先去写,自己一定要动笔,刚开始会很难,但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写,写完了再去看解析和网课啥的,不然每次都看了再写跟开卷考试似的,真正上考场就直接懵了。

这个阶段用真题来进行模拟真的非常重要,模考频率不用太快,一周大概两次就好,每次做完都需要对它反复的研究,哪些题是做错了,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哪些题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是由于知识点没掌握好还是其他。真题模考是在为最后的考试“塑形”的过程,反正考试时间就三个小时,怎样合理地安排每个科目上所花费的时间,以及遇见难题和生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都是需要在这个阶段磨练出来的。

 

6.择校

十月份一方面继续真题模拟,一方面要开始择校报名了。择校这个点是整个初试备考中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事情!考研绝对是选择大于努力的!每年多的是高分没学上的,还有直接因为涨分太恐怖直接当炮灰的,其实这些很多都是可以预见的。可能就是在择校这个环节不太重视,那些对择校予以充分准备的人是存在捡漏和爆冷的机会的。我们考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上岸对吧,那么选择一个能够匹配我们实际水平的院校就是重点。而如何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水平就是在真题模考中需要去总结的,平均一下自己之前做的模考成绩,主观题就取前几年的均分。

10月的时候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都已经出了,有些学校也会陆陆续续把推免名单给公布出来,一定要自己去查,保证自己获得充分的信息。有些学校比如今年推免的比重很大,那么它今年的分数线几乎可以预测是会涨的,还有些学校去年分数线低得离谱,那么今年也是大概率会涨的(比如说郑州大学)。你不查总归有人会去查,那么你捡不到的漏也只能被别人捡了。还有就是某些分数线“虚低”的院校,就是那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一起划线的学校,复试纯属绞肉机,分数线附近的基本上进了复试也是当炮灰的。这些信息的搜集能力真的很重要。

由于管理类联考的特殊性,所以并不需要一开始就完全定好目标院校,毕竟这个时候大家有都不知道自己大概是什么水平。所以开始的时候最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你做一套数学或逻辑,每次都只允许自己错5道,无论用啥办法,努力向这个目标靠近,最后你的分数自然就会有所提升。

以我考的图书情报为例,今年的状况大概是如果模考分数在215以上,那么报个一本院校比较稳妥;在230以上可以报一所211;240以上可以报一所985。和审计的情况差不多,会计因为热门分数大概再+5分,工业和物流由于存在专业壁垒大概-5分。今年和去年管综整体收分都不低(已经卷起来了),大家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多做考量,量力而行。

如果你有意向考图情专硕的话,推荐一个公众号:图书情报专硕圈,里面有近几年各图情院校的分数线和计划招生人数,能够在择校阶段让你获取更多信息。

7.最后两个月需要注意的

十一月,做完真题,可以开始刷第二遍和第三遍了,保证每一道真题你都完全明白它的考点和解题方法。在把真题都吃透了以后,可以适当做一些和真题难度相近的模拟题,比如口碑较高的社科八套卷,还是坚持以模考的形式进行,提高频率;还有就是不要去死扣难题,纯属为难自己,该放就放,把精力花在那些我们能够稳稳拿分的题上。

十二月,最后一个月了,这个时候只用关注一件事——心态。心态将决定我们答题时是否能够拿出100%的状态,特别是当你在考试的时候突然遇见一个跟你平常所做的题完全不同题时,一分钟内没有思路就直接先抛掉,千万不要因为个别题目去影响你后面的题和作文的发挥。而且作文一定要写完,写完了的作文和没写完的差距直接就会是10分起了,所以前面选择题遇到一些比较难的数学,逻辑(特别是推理题),直接机选下一道,这才是收益最大的方法。心态就是保证你能发挥百分百实力的重要因素

这个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无论之前每天的学习安排是怎么样的,现在都要严格地调整为考试作息,保证自己在早上8点左右能够使脑子进入状态,吃好睡好,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还有就是这个月不用再去做太多新的题,就把以前的笔记和错题拿出来再反复刷,把自己错的原因分析出来,总结出一些注意事项和易错点,写在一张纸上,放在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比如我写的一条就是:数学的条件充分性判断,即使我算出了答案也要再看一遍自己选的选项,有时C和D真的很容易就弄混了。

我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每天比较躁动,就想赶紧让我快考试吧(给个痛快哈哈),这也是战线拉太长的坏处,最后容易泄气。可以有适当的紧张,紧张说明你对这件事很在意,但不能紧张的觉都睡不着了,这种体验还是留到查成绩吧哈哈。还有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量还是平静一点面对,相信自已,毕竟你都努力了那么久,付出肯定是会有回报的。

8.在初试结束后

恭喜你,你的初试在英语考试打铃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去玩吧,好好犒劳犒劳自己。想对答案就对,不想对就别太,不过别快对答案,一般最快出来的答案都不太准。复试在出成绩前一周到半个月开始就够了,在这之前就尽情的释放自己吧。

不过,等你出了成绩,无论如何都应该开始准备复试了哈,只差这临门一脚,你辛苦一整年换来一张获得入场券的机会,不要因为一个月的贪玩而葬送自己一年的努力。

如果有人看我会再写一些复试的经验,反正在初试没考之前你的全部精力都应该放在初试上,初试分越高越好。

9.一点碎碎念

反正已经够啰嗦了,最后再多啰嗦几句。

要自己想好了再去做。考研这个事一定要是你自己很想去做的,因为它不是高考,高考像坐在一艘大船里,大家是簇拥着向前,你不学周围的环境和同学都会或多或少督促你去学;考研像是自己坐在一艘皮筏艇里,真的不会有人来要求你去学习,你不学知识也不会主动装进你脑子,几天的懈怠就会被别人赶超,极其依赖于学习的自律性。为什么现在好学校的分数那么高,因为真的有那么多人能考到那么高的分呀,拿图情今年分最高的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复试的分数线都是245,武大245以上43个,人大245以上23个,都可以想象在230-245这个阶段会有多少人,能说他们考的不好吗?只是还有人考的更高而已,所以初试真的要越高越好,因为你不知道你的对手能考多少分,只能不断去提升自己的分数。(吐槽一句,前几年我这个成绩都能排个初试2、3名,今年都只能排第5左右,属实越来越卷,牛人越来越多 )

管综可以说已经是考研最大的红海了。都说管综简单,但管综已然是一条不归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你是管综全日制考生,那万一第一志愿没有上线,你能够调剂到其他全日制的概率就是零,非全可能还有点机会,但读一个非全对应届考生来说真的意义不大。选择管综就意味着没有了退路,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说:珍爱生命,远离管综呢 。但话说回来,总归有人能考得上,为什么这个人不能是你呢?

少看点鸡汤。考研就是你花了将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努力去做的一件事,仅此而已,除了你的家人和真心朋友,没有太多人会在意你考得怎么样。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别一天到晚把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少看点鸡汤,少水点群,少发点动态,多做些题,多写几篇作文,多总结总结自己的错因,一句我上岸了+一张拟录取的截图不比天天这儿打卡哪儿打卡,搞得人人都知道你在考研有用的多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应该明白,过程真的不太重要,我们只需要有一个好的结果。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天道酬勤,每一个付出了努力的人都会有所回报。我当时刚刚考完也是紧张的不行,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有230,后面实在忍不住去对了答案,心里才稍微有了点底。只要你觉得你复习的已经可以了,忙的成绩必定不会差。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程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